历史

漳宜伯大尼堂简史

1964-1973

伯大尼礼拜堂在1964年成立。当时一位爱主的年长姐妹吕梯姑将31 Lorong Chabai off Koh Sek Lim Road 的一块地,奉献给主用。原意是要兴建女传道疗养院,后改变初衷,决定建立教堂。

当时,由骆嘉麦、林同秀、颜拱枫和谢秉煌4位长老,组成产业信托人,便着手建堂,将其命名为“伯大尼礼拜堂”。

并在同年,聘请王曼侬为第一位女传道,开始向青少年及邻近居民传福音。

1974-1983

1975年9月,张贻福传道接任为第二任传道师。

1977年9月25日,加入基督教新加坡长老大会,成为长老会属下堂会之一。由于长老会属下已经有间“伯大尼堂”,因此正式命名为“漳宜伯大尼堂”。

第一届长执会成立。

1979年, 开始闽南语译华语下午崇拜。

1980年,开始英语崇拜,叶伟强传道负责牧养。

1981年,接获政府征用土地通知,面临逼迁的挑战。

尽管会友都是乐龄人士、学生和蓝领阶级工人,大家还是满怀信心,同心祷告,继续传扬福音。

1984-1993

1984年10月20日,张贻福传道被按立为本会第一任主理牧师。

1987年,礼拜堂终被征用,开始搬迁之旅。

1988年,从 31 Lorong Chabai 搬到长老会中心。

同年,向 Jurong Town Corporation 租赁694 Upper Changi Road East Singapore 486824土地,为期30年。

原本一起申请共用此土地的另两间堂会,新加坡生命堂和伯大尼堂,慷概放弃使用权,祝福漳宜伯大尼堂。

1991年7月14日,在现址举行动土感恩礼拜。

1993年,如切长老会中心被政府征用,搬至圣恩堂并在那里举行晚间聚会。

1994-2003

1994年5月,迁入新址并举行第一期新堂落成兼30周年庆典。 礼堂命名为嘉麦厅,纪念已故骆嘉麦长老对本会建设发展的贡献。

1994年7月,外展开办幼稚园,为樟宜及邻近社区的幼儿提供优质教育。

1994年搬入新堂后,除现有早上的英语崇拜外,其他堂会一群弟兄姐妹也开始下午的英语崇拜。

1997年6 月, 举行第二期工程奠基典礼,献砖感恩。

1994年搬入新堂后,除现有早上的英语崇拜外,其他堂会一群弟兄姐妹也开始下午的英语崇拜。

2001年12月,来自其他堂会下午的英语崇拜和本会现有的英语崇拜整合为一,附属于本会。

2002年7月,张贻福牧师安息年出国进修,黄朱伦牧师出任暂会正。

2004-2014

2004年 ,为纪念林同秀长老在本会的忠心服侍,特将3楼礼堂命名为“同秀厅”。

2005年1月,英语崇拜组自立,成为长老大会属下英语堂会,取名仰恩堂。

2007年4月15日,开始华语青年崇拜。

2008年7月5日,张贻福牧师荣休,与太太王昭颂传道受委为本地宣教士,在淡滨尼长青坊服侍区内乐龄人士。

2008年7月,潘隆正牧师义务出任暂会正。

2009年5月,传统的闽华崇拜分开为华语和闽语崇拜,华语青年崇拜并入华语崇拜。

2010年7月, 曹树强牧师出任本会第二任主理牧师。

2013年4月2日,幼稚园转型为托儿所,易名为“漳宜伯大尼托儿中心” (Changi Bethany School-House)。

2013年9月,为整合教会资源,更有效地服侍社区,华英崇拜取代了闽语崇拜。

2014年8月10日,设教50周年感恩志庆。

2015 - 现在

2015年,开始华英崇拜。
2017年10月21日,滨海市区线地铁全面通车,16个地铁站,穿越多个住宅地区,为本会提供了服务社区的巨大机会。

2018年6月,曹树强牧师任期满后卸下职务。

2018年7月1日,潘隆正牧师(博士)受聘为本会第三任主理牧师。

2018年8月,英语崇拜取代华英崇拜,在早上9点举行。华语崇拜则改在11点举行。

2018年10月,成立恩年中心,服务社区乐龄人士。为他们提供延续教育及促进身心健康的场所。

2018年7月31日,30年租约期满再续约另30年(从2018年9月1日至2048年8月31日)。

2019年1月,开始牧养小组,以期达到更有效的牧养、沟通、服侍和外展。

2019年5月23日,靠着上帝的恩典, 700多万元的土地续约费,全数还清。

2019年6月8日,土地续约完满结束。

上帝应允了我们的祷告:不欠债,只欠福音的债。

我们再次感谢上帝赐给我们 另30年的机会,在现有的位置上服侍。我们立定同心、同行、同建造一个祝福 社区的信仰群体,荣耀主名。

其他教会动向,请参阅 50周年纪念特刊

Scroll to Top